新聞

2022年5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吳禮和紀念學校 - 2022年5月
致力擴闊文化視野 濃厚英語氛圍 培養兩文四語人才
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吳禮和紀念學校秉承「道化教育」的宗旨,透過不同領域的活動,培育他們成為一個具有「W」(Workhard)、「T」(Talent)、「N」(New Ideas)、「L」(Love)、「W」(Wellness)素質的未來良好公民。鄭紀文校長與教學團隊積極推動不同嶄新的教學策略,擴闊學生的學習經歷,同時引導他們構建積極正面的價值觀。
以多國文化為課本 「活化」英語學習氛圍
鄭校長從事教學工作多年,在之前任職的學校中,有超過九成的科目以英語授課,對於推動英語教育有豐富經驗。英語作為全球的通用語言,建立學生良好的英語能力有助他們步向世界。鄭校長希望,讓同學明白語言是文化的載體,透過學習語言,能夠了解當中的文化內涵。「我們為K3 幼稚園及一年級學生設計了英國文化課程,邀請英國當地老師以網上視像的形式為學生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,藉此提升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。」在過程中,當地老師向學生介紹了不同的景點,如Hyde Park;又配合當下的運動潮流, 教授有關英式足球的詞彙、短句,以有趣的主題誘發學習興趣。學生更可以親自撰寫明信片寄給英國當地的老師,而老師亦會親自回信,透過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,深化知識。
博物館文化課程
博物館是人類知識的寶庫,亦是認識世界的櫥窗。館內各式各樣的藏品,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人類的歷史與文化,擴展人文視野,提升個人素養。學校於本學年開始推行博物館教學,讓學生有機會探索世界各地的博物館,燃起他們的好奇心,引領學習。
「我們邀請當地資深的導遊一邊拍攝一邊講解,再按照年級剪裁成合適的教學內容。學生對於博物館教學的反饋良好,在問答環節中表現十分踴躍,如導遊在介紹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後,學生對於木乃伊的形成非常好奇,提出的問題天馬行空。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外,同時灌輸生命教育、科學知識等,讓學習更為全面。」學校來年安排更多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導賞,如中國故宮博物館,讓學生能夠了解中西文化、歷史的異同。
為了進一步深化知識,學校在參觀後,因應年級的學習主題安排了延伸活動,完善整個學習過程。「例如導遊向學生展示了不同時代的編織製作後,老師便舉行了手袋設計活動,讓學生活用不同材料,發揮個人創意。數學科課程中,學生在認識蝴蝶生態後,配合對稱圖的課題,讓學習貼近生活。」鄭校長笑言,老師創意也十分豐富,將傳統的單向知識傳授轉化成創新的教學方案,使知識扣連生活,啟發學生學習興趣。探索的精神應該由小培養,因此學校亦特別為區內幼稚園舉辦了視像博物館課,為孩子建立積極學習的態度,回饋社區。
增設西班牙文化體驗課程 拓展未來發展可能
西班牙語在全球語言使用中,僅次於英文及中文。學校把握學生語言學習的黃金階段,增設西班牙文化體驗課程,聘請西班牙籍老師視像授課,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。「學習語言的過程能夠激活大腦,有助鍛鍊學生的解難能力,提升注意力及多任務處理(multi-tasking)的技巧。而且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,學生需要有意識、不斷地去理解及整合他人的觀點,他們的理解能力及同理心自然亦較強,對於初步建立多角度思考能力有所幫助。」
鄭校長強調,體驗課程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享受學習的樂趣。「課程剛推出時學生的反應非常熱烈,有逾百位同學報名。因此,我們希望未來能夠提供更多的外語體驗課程,讓學生從中發掘自己的志向。」
推展「多國文化課程」 認識各地風土人情
世界各地的聯結性日漸增強,教育學生全球視野的重要性刻不容緩。學校為了建構學生對世界公民的自我認同,推出校本課程——「多國文化課程」,由該校外籍老師教授學生18個國家或城市的特色文化,包括意大利、希臘、加拿大、巴西、智利、秘魯、伊朗、澳洲等。「我們在課程中除了教授各國的名勝外,亦會與學生深入探討該國的文化藝術,如音樂、建築等,讓學生能夠對於各地有更深入的認識,更尊重及包容各種不同的文化和習俗,在小小的年紀已學會謙卑,明白世界是何其大。」
加強幼小銜接 適應升讀英文中學
幼稚園與小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習階段,為了幫助幼稚園學生將來能夠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,學校提供英文及數學課程,由英國本土具經驗的幼稚園老師任教。配合幼稚園的學習模式,以故事為教學中心,串連各種多元化的學習內容,讓孩子在聽故事期間也能學習到語文和數學,寓學於樂。
另外,學校特別於一、二年級設置雙語班。除了由本地教師擔任班主任外,還額外安排一名外籍老師一同擔任班主任,為學生營造更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,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及興趣。「由外籍老師擔任班主任可以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,營造自然的學習環境,加強英文口語能力。」鄭校長補充,有別於上課的氣氛,日常的課室環境讓學生更加放膽跟外藉老師溝通,無形中令他們的英語水平更上一層樓。
此外,由於過往很多學生都升讀英文中學,學校亦會於六年級的數學科加入英語元素,讓他們循序漸進地適應英語學習。鄭校長解釋道:「英語對於學生的學習歷程非常重要,因此學校在初小階段已經為他們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。同時,不少學生以升讀英文中學為志願,老師為小六生設計校本英語教材,目的正是為同學的升學作準備。區內中學校長亦反映我校的畢業生在升中後表現良好,尤其是英語能力方面,證明學校的教學方針正確,教學團隊亦感到非常鼓舞。」